.....智慧小品.....




2005-05-13

偏見

被狗吠的人,不一定是賊;留長鬍子,也不一定是藝術家。

但有了「偏」見,就會把「人」看「扁」了 ?


每星期五晚上,小吳都開車送太太到火車站搭車,去探生病的媽媽。十分鐘後,小吳
妹妹所乘的火車就到站。

他接她回家幫忙他們料理家務。每逢星期日整個程序正好相反。

小吳妹妹的火車開出十分鐘後,他太太才到。

有一晚,他的妹妹剛走,小吳正等著接太太的車,一個站務員慢慢走過來。

他笑容詭異地說:「先生,你真有辦法。難道你不怕有一天會被她們逮到嗎?」


((((((((月暈效應))))))))

和別人相處時,我們都慣於戴上一副「先入為主」的眼睛,

將別人放進一個「框框」裡,再用這個框框解釋此人的角色與行為他是好人、他是壞
,他好像有外遇、她很愛佔小便宜........我們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,以致經
偏離事實真相。


也許你也聽過這則故事.....


有兩個女人,坐在同一張桌子喝飲料。

其中一個,把雨傘靠在桌邊,另一個在喝完飲料時,迷迷糊糊的,順手拿起雨傘就走


雨傘的主人大聲叫說:「喂!妳拿了我的雨傘。」

前面那個女人一臉尷尬,紅著臉向對方道歉,說是忘了自已沒帶傘,一時誤拿。

這件事,讓她想起需要買把雨傘,順便也要買一把給孩子,於是她便去買了兩把。

回家的路上,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誤拿雨傘的女人坐在同一輛公車上。

那女人注視著那兩把雨傘,說:「我看妳今天的成績還不錯嘛 !」


人們在判斷別人時常有一種傾向,就是把人概分為「好的」或「不好的」兩部分。

當一個人留給人的印象是「好的」時,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用「好的」角度去解
,反之,如果一個人被歸於「不好的」的印象時,那麼,一切「不好的」看法都會加
他的身上。這種現象稱之為「月暈效應」。

意即當人們看到月亮的同時,周邊的光環也會被注意到,

當一個人的「印象確立」之後,人們就會自動「印象概推」( Halo Effect)將第一印
的認知與對方的言行聯想在一起。


「成見」能有多荒謬?

有一名年輕猶太人和老猶太人坐在同一列火車上。

年輕猶太人問老猶太人說:「先生,請問現在幾點了?」

老猶太人卻默不作聲。

「對不起!先生,請問現在幾點了?」

老猶太人還是不答

「先生很抱歉打擾您了!但是我真的想要知道現在是幾點鐘。你為什麼不回答我呢?」

老猶太人答道:

「孩子,下一站就是最後一站了。而我一點都不認識你這個陌生人。

如果我現在回答你,依照猶太人的傳統,我就必須邀請你到我家坐。

你長得很英俊,而我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。

你們倆一定會愛上對方,然後你就會把我的女兒娶走。

你告訴我,我為什麼要一個連手錶都買不起的女婿呢?」



幾乎每一分鐘、每一件事,我們都依憑著過去所得的知識、經驗在作判斷。

比方,我們常聽說(或認為) :

「生意人都很狡猾」、

「女人都是爛駕駛」、

「男人都很不衛生」、

「猶太人都很吝嗇」、

「美國人都很浪漫」.......等等。

此後我們心中就會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,並用這個「成見」去解釋或評斷周遭的人事


一對男女若看到一個男人拿把花走在街上,
女的可能會想 :「哦!他真體貼、好浪漫。
男的也許會認為 :
「天啊!我看這傢伙完了」

有一則故事,大意是這樣的 :

有一位先生初到美國不久,某個早上到公園散步,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、曬
陽,他心想 :「美國人生活真是悠閒,有錢又懂得享受生活。」走了不久,又看到有
個黑人也悠閒地坐在草坪的另一邊,這位先生不禁想到,「唉!黑人失業的問題還真
嚴重,這些人大概都在領社會救濟金過生活。」

艾斯曾有這麼一段妙喻,當你暗夜走在街上,看見某扇窗亮了一盞燈。

也許有人會說:「這一定是母親為還沒有回家的子女在禱告」

也有人會說:「老天,一定有人在偷情。」

哈茲立特有句話:「偏見是無知的孩子。」

說得一點都不錯,「人」「扁」為偏,人一旦有了偏見,

就會把「人」看「扁」、看「偏」了。

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你,你也不完全了解這些人,既然如此,我們就不該輕易地去論
他人,當然也不必在意別人的論斷。


因為,每個人都可能扣錯第一顆釦子,
不是嗎?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